吳氏始祖泰伯公與至德三讓王

[回首頁]

    吳氏宗族源遠流長,宗枝發達。吳氏起源是周代初年由泰伯

公在中國江南建立,相傳迄今己有三千二佰多年。現時在中國大

陸江蘇省無鍚縣梅里鎮荊村和蠻巷一帶有一座土城,城名為吳

城,歷史上稱為『泰伯城』這座城池所在地也是吳氏的發源地。

    依據歷史史料記載,以泰伯公的遺留物、遺跡,抑或是歷代

帝王為泰伯公修建的廟宇,墓塋等考證,開拓無錫吳公泰伯是第

一人。

    在殷帝祖甲時(公元前一千二百多年),當時位在陝西渭水

流域岐山周原地方(陝西省岐山縣)的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

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泰伯公聰明勤奮又好學,

並具有忠孝及兄弟友愛的天質,後來周太王三子季歷生了一個兒

子名姬昌,姬昌自幼聰明勇過人,深獲周太王寵愛,有意傳位給

季歷再傳給姬昌,泰伯為成全父親心意,趁周太王病中,佯稱要

上衡山採藥,說服二弟仲雍騎馬離去,在離家三千多里的江南太

湖附近,在避過父王派來勸回官兵後,再到江蘇梅里,泰伯公看

到梅里滿山遍野梅花盛開,景物宜人,認定是吉祥之地,仍決定

在梅里定居開發,而二弟仲雍則繼續南行到江蘇常熟落居。

 

    泰伯公在梅里定居後即教導當地蠻民耕作、飼養家畜、興建

水利、教育文化,歷史上第一條人工運河的伯瀆港及鄰近支流,

就是當時所開闢,同時也開創了稻穀一年兩熟法,同一土地稻收

成後冬季再種麥子,並教導民眾養蠶抽絲織衣,教導養鷄鴨豬

羊,民眾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有詩為證『吳地桑芽綠,吳蠶己

三眠,人民衣食足,安樂享太平』。泰伯公被百姓擁戴立為國

王,開創了當時江南第一大的『吳國』民眾以國名為姓,泰伯公

成為吳氏的始祖。

 

    歷史記載,泰伯及仲雍兄弟二人南奔後不久,周太王病逝,

兄弟二人曾為父親過世回朝奔喪,三弟季歷與眾臣要求泰伯繼

位,泰伯堅辭,在辦完喪事再返回江南,王位由季歷繼位,季歷

治國有方,並出兵擴大彊土,但被商朝臣民嫉忌,而被商暗害去

世,泰伯再返朝奔喪,臣民再要求泰伯繼位,泰伯未接受而返江

南,王位由姪姬昌繼承,姬昌即是周文王,是歷史上有名傑出帝

王,周朝在中國有八百多年之久,史稱是泰伯三讓王至德所賜,

從此大家都稱泰伯為『讓王』。

 

    孔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

』。

 

    黃帝起到泰伯公是第二十六代,泰伯公是吳氏始祖,以仁孝

讓國,孔子讚美為『至德』,並得『三讓王』美譽,泰伯公以仁

德治國,梅里因而經濟、文化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賢能至德事

蹟萬古流芳,是我吳氏榮耀。

[回首頁]